0
[]

人才工作丨德江县:让“千里马”在傩乡大地竞相奔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从组建成立德江县农技服务党员先锋小分队,到肉牛产业成为德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实施莞铜协作到宏德鞋业公司在德江引资投产;从传统古村落到市级第二批人才基地创建成功……近年来,德江县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厚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沃土,求贤若渴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推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01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基层农技人员,逐渐成为高级农艺师,我能深切感受到县委对人才看得非常重,支持力度也很大,我将加倍努力,为我县产业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副会长、德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曹永直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德江县委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布局谋篇、政策供给上,先后出台了《2023年德江县人才工作要点》《德江县建设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德江县“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构建起横向惠及各领域各类别人才,纵向覆盖引、育、用、留各环节的人才政策体系,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德江县全面落实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跟踪督促、联席会议等制度,健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和成员单位主要职责,统筹谋划人才工作年度重点任务,逐步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县乡上下联动、用人单位自主能动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02

广开进贤之路,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德江县坚持需求导向、广开进贤之路,拓宽招才引才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才体系,“人才之林”日渐枝繁叶茂。

既要普遍招贤,也要重点关注。通过急需紧缺人才集中引进、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等方式,让德江籍在外优秀人才回流,一项项实心举措,引领人才强势回归。近年来,德江县突出抓好赴外引才活动,用好用活各级人才招考(录)政策,利用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千名英才·智汇铜仁”、校园招聘等渠道,建立了需求征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部门联动的“四项机制”,推动引才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通过人才博览会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81人,校园招聘引进人才30人,带动一批技术型人才落户德江。

全职引进与柔性聘用并举。深化校企合作,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南大学、重庆西南大学、贵州大学、铜仁职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了科研团队。今年以来,发布“揭榜挂帅”榜单5个,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0个,通过高校、医院和重点企业柔性引进30名优秀人才,聚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口号喊得响,还有硬举措。人才日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德江县公立医院高层次和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办法》《德江县综合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德江县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实施细则》,为引进人才量身定制了免费人才公寓、生活补贴、住房安置金等“政策大礼包”,人才政策吸引力不断增强。

03

厚植人才沃土,建强人才培育“孵化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德江县着力筑巢引凤,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千方百计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让人才有成长空间和用武之地。

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50名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县级示范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展全覆盖专题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实施现代化农民培育计划,加大“五个一批”“五类人才”培育,以“农机+农技”赋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培养了一支能操作维修、懂农机农艺、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机手队伍,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来,累计培育“五类人才”3120人次。实施人才基地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围绕全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省级市级县级人才基地作用,以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培育乡土人才、乡村振兴带头人329人,依托市级新媒体人才基地,培育新媒体人才30名,带货农产品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实施专家“传帮带教”计划。借助名医、名师、名家“三名”工作室交流平台,打造医生、教师、社会人才交流阵地,搭建桥梁纽带,促进思想、经验、技术交流。2023年以来,开展工作室交流12次、交流学习人数达26人。
04

推动产才融合,释放引领发展“新动能”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方能释放出人才的最大效应。德江县把乡土人才作为撬动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创新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延伸肉牛人才“选、育、用”链条,着力打造“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产才融合新篇章。

“这个村牛场规模较小,过去大部分是散养本地牛,现在我们要多去走一走,给他们讲解下新技术,让他们对肉牛培育、病情防治、养殖管理等方面都有所了解。”在德江县科技特派员之家,10余名省市科技特派员汇聚一堂,以科技力量帮助村民增产增收。科技特派员之家既是典型,也是缩影。《创新乡土人才管理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培养乡土人才典型案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德江县产才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德江县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工作典型案例》……一个个创新案例,都是德江县围绕服务保障重点产业把人才用足用活的成功探索,也是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快马加鞭未下鞍,积厚成势勇前行。德江县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专家人才在产业一线聚集,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人才来德协同创建肉牛养殖、饲草种植实训基地,实现了重点产业基地、示范点组团服务全覆盖,形成了一个个植根基层的科技创新“加油站”。同步优化专家服务团服务管理,建立成员动态管理、基地定期调整、绩效实施考核、经费财政保障“四项机制”,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驱动发展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05

创优人才生态,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德江县着眼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持续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人才聚集中心,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公寓生活设施完善,人才服务专员服务也很好,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引进人才吴晓莲在入住人才公寓时说。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绝不是一句空话。德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县四班子领导干部直接联系67名重点领域专家人才,利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点,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主动为人才排忧解难,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筹备举办“春暖花开·情定傩乡”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为全县适龄青年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感情、缔结友谊的平台,人才“温度”在德江逐步彰显。

长空九万里,扬帆正当时。新时代的德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平台已搭建,优势正蓄力,德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各方英才来德施展人生抱负、书写精彩华章。

精 彩 回 顾



强村富民丨德江县:“四个盘活一批”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强村富民丨荆角乡:“三个一”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煎茶镇:紧扣“两抓”目标,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传播党的声音? ? ??讲好党的故事
推介先进典型? ? ??服务党员群众

指尖党建新选择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德江微组工”
主编:唐灿东? ??审核:陈? 松? ??编辑:欧阳绿叶
投稿邮箱:zzb*******126.com

投递流程:

注册今日招聘(https://www.jrzp.com/xiaozhaoView/3321235.shtml),完善个人简历或上传pdf版简历>>选中职位投递>>确认职位或岗位名称>>完成投递,并注意尽量不要多岗投递。

农艺师
产品销售
服务专员
服务专家
学校 举办时间 举办地点 操作
投递简历
公司名称:

意向职位:
    选择简历:
      发送标题:

      马上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