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考行测言语理解,如何让隐性主旨不再“隐形”

2024-05-09 15:38:38 34人阅读

一、问题+危害主旨: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宏观对策)

这类题目的题干是由“问题+危害”的形式构成,作者在详细描述问题及危害时不只是单纯地告知读者问题存在,而是希望通过指出问题去寻求解决对策。

【例1】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解析】答案选c。题干中第一句话指出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第二句明确了制度的隔离使城市中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第三句指出流动人口未融入城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文段结构,可以简化为“流动人口不融入城市+此现象带来的危害”的形式。因此,作者想强调的是通过问题及危害的描述来寻求解决方法,a、b选项,强调问题本身,非重点,排除;c选项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保留;d选项,解决家庭分离问题并不能瓦解二元结构,无法解决问题,排除。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二、问题+危害+原因主旨:根据原因找具体对策

这类题目的题干结构为:“问题+危害+原因”,作者在文段中不光告知了问题和危害,还告知了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那么需要我们从原因出发,寻找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对策。

【例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各界对一流教育的高期待,教育颇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向上爬”。而负重之下的教育,常常处于紧张、逼仄、压抑的状态,无暇顾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质上是很难谈及优质的,处于教育场内的每个人,也都难成受益者。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社会各界应降低对教育的期待

b.教育发展应轻装前行,让更多人受益

c.优质教育应该顾及每一个人的状态

d.市场经济背景下,优质教育难以为继(格式问题自己根据要求调整好)

【解析】答案选b。文段先介绍了教育因经济的发展、家长期望、社会的高期待等原因而负重前行的现象,接着提出问题的危害:负重之下的教育难以谈及优质。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教育应轻装前行,使身处其中的人受益。a选项属于对策,但是对策不具针对性,没有强调给教育减负,不能解决问题,排除;b选项针对原因提出对策,具有针对性,保留;c选项提出的对策不能解决问题,排除;d选项是强调问题本身,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以上两道就是上述两种题型的例题,相信结合例题大家对于隐形主旨的题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结合一定量的题目练习,一定能让隐性主旨不再“隐形”。

技巧还没掌握?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等待你发现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下一篇 ?

收藏此页

考试提醒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请问计算基层工作年限时,起止月份均未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吗?例如2020年8月3日到2020年8月31日算有一个月基层工作经历吗?

你好,香港城市大学供应链管理毕业的研究生,可以考咱们国内的公务员吗?

您好,我2024年取得结业证,2025年取得毕业证,能否报考2025年国考的2025届高校应届生岗位

小学教师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江西公务员考试该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呀?

条评论
Alternate Text
Alternate Text 表情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今日招聘网是由滨兴科技运营的人才网,未经今日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330108000033号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178-14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滨字第0235号 浙B2-20080178-14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0571-87774297 done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