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计划
1.符合《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第一类至第三类高层次人才的人员,招聘专业、数量不限。
2.博士招聘计划:
部门 | 招聘岗位 | 招聘计划 | 需求专业(研究方向) | 联系人及电话 (区号0797) |
文学院 | 教学科研 | 5 | 中国语言文学 | 李萃茂 老师 8393643 |
教学科研 | 1 | 汉语国际教育 |
教学科研 | 1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学科研 | 2 | 教育学(博士之前所学专业与中文专业相关) |
教学科研 | 1 | 美术学(书法方向) |
教学科研 | 2 | 应用文体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教学科研 | 2 | 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 | 焦中明 老师 8393876 |
教学科研 | 3 |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艺术学、媒体语言学等相关专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学科研 | 6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张文标 老师 8393646 |
教学科研 | 2 | 哲学 |
教学科研 | 3 | 法学 |
教学科研 | 3 | 政治学、国际政治学 |
教学科研 | 2 | 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 科研 | 2 |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相关专业 | 朱钦胜 老师 8393779 |
《红色文化学刊》编辑部 | 编辑 | 1 |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及相近专业 | 钟小明 老师 8393752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课程与教学论 | 李晓方 老师 8393648 |
教学科研 | 1 | 世界史或国际政治 |
教学科研 | 4 | 中国史、中共党史 |
教学科研 | 2 | 旅游管理 |
教学科研 | 7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教学科研 | 1 | 人类学 |
外国语学院 | 教学科研 | 5 | 英语语言文学 | 张 静 老师 8393664 |
教学科研 | 3 | 日语语言文学 |
教学科研 | 1 | 法语语言文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学科研 | 5 | 心理学类专业 | 李东斌 老师 8393655 |
教学科研 | 10 | 教育学类专业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教学科研 | 4 | 数学专业(含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应用数学与数学教育方向) | 钟 剑 老师 8393663 |
教学科研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 |
教学科研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等方向)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课程与教学论 | 谢应茂 老师 8393668 |
教学科研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物理学 |
教学科研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或仪器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 | 3 | 电气工程或机械工程 |
教学科研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 | 教学科研 | 7 | 化学(有机药物、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学生物学方向) | 李 勋 老师 8393670 |
教学科研 | 3 | 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材料工程方向) |
教学科研 | 1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
生命科学学院(脐橙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植物学 | 卢占军 老师 8393068 |
教学科研 | 1 |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毒学方向) |
教学科研 | 4 | 观赏园艺 |
教学科研 | 4 | 蔬菜学 |
教学科研(中美黄龙病联合实验室) | 2 | 园艺学(果树学) |
3 | 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或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或农药学) |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 10 | 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专业 | 陈永林 老师 8393756 |
斑马鱼药物筛选与研究平台 | 5 | 药学、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遗传学方向等)专业 |
教学科研 | 4 |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
教学科研 | 2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 | 2 | 城乡规划学、区域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商学院 | 教学科研 | 3 | 工商管理 | 李自茂 老师 8393526 |
教学科研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 | 4 |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
音乐学院 | 教学科研 | 3 |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艺术人类学相关研究方向 | 伍润华 老师 8393519 |
教学科研 | 2 | 音乐教育学、舞蹈教育与教学研究、音乐课程教学论或教育学相关研究方向 |
美术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戏剧与影视学、设计艺术学 | 吴宏敏 老师 8393658 |
教学科研 | 1 | 美术学(油画) |
教学科研 | 4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
教学科研 | 1 | 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体育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吴玉华 老师 8393672 |
教学科研 | 1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教学科研 | 1 | 民族传统体育 |
二、优惠待遇
(一)第一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四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四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400~500万元,理科人民币1000~2000万元。
3.享受年薪人民币80万元以上。
4.配偶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二)第二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80~120万元(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四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四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50~150万元,理科人民币150~450万元。
3.享受年薪人民币40~50万元。
4.配偶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三)第三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60~70万元(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四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四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30~45万元,理科人民币50~100万元。
3.享受年薪人民币30~40万元。
4.配偶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四)第四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55~60万元(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三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三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12万元,理科人民币15万元。
3.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4.配偶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五)第五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50~55万元(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三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三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7万元,理科人民币10万元。
3.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4.配偶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六)第六类人才
1.享受安家费人民币40~50万元(分年度平均支付或凭购房合同全部用于预借购房),并提供两室一厅过渡房一套(过渡期5年),与学校在职教职工同样享有集资分配人才住房资格;或提供三室两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8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入住黄金校区教职工过渡住宅的同等待遇),入住三室两厅住房前提供两室一厅过渡住房一套(免房租)。
2.提供科研启动费: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立项,文科人民币5万元,理科人民币8万元。
3.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4.配偶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安排工作;待业在家的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民币1500元/月,补贴时间为5年。
三、引进的博士先按副教授七级标准兑现绩效工资待遇,3年后按实际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兑现绩效工资待遇,来校前已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博士按实际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兑现绩效工资待遇。
四、具体引进类别和条件、引进程序等详见《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五、联系方式
赣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393778
联系人:曾老师、朱老师
e-mail:251job@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硕博招聘网+毕业院校、姓名学历、所学专业、拟应聘学院及专业,例如:硕博招聘网+北京大学+王某某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应聘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电子简历须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word文档标题要求同上。)
附件: 《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